服务热线:
时间: 2024-08-07 12:52:33 | 作者: 产品中心
详细介绍
公司主要是做装配式钢结构及其配套产品制造业务以及少量的钢结构工程业务。随公司十大钢结构生产基地的陆续扩建、投产、以及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公司的钢结构产品产能及生产效率得到一定效果提升,交货能力及成本控制能力得到逐步加强,公司的竞争优势将持续得到巩固和增强。
公司的基本的产品为钢结构产品,它大范围的应用于工业生产厂房、大型场馆、机场、火车站、石化管廊、设备装置、高层建筑、桥梁等诸多领域,是国家积极鼓励的绿色低碳行业,可以轻松又有效地减少资源消耗、减少用工人数、减少建筑扬尘及提高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率等,为“碳中和”“碳达峰”贡献力量。
1、继续专注于钢结构领域的高端制造:钢结构制造业务可以充分的发挥公司加工基地多、产能大、产品质量优、加工精度高、交货能力强、成本控制好、领先的智能化设备、信息化管理能力强等核心优势,对技术方面的要求高、制造难度大、工期要求紧的加工类订单具备比较强的竞争优势及议价能力,比如2023年上半年承接的深圳***项目、云南***钢结构项目、***有限公司10GW切片及10GW电池项目、华东芜湖***项目、广州***项目电芯车间项目、***市硅能产业园项目等,这类业务有周期短、回款及时、毛利率稳定等特点。本报告期钢结构产量达到210.33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32.63%。随着慢慢的变多的业主、总包对钢结构制造商品牌指定,和公司生产及管理效率的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将随之逐步增强。
2、钢结构及其配套产品一站式采购:公司的钢结构配套产品有钢筋桁架楼承板、C型钢、聚氨酯复合板、焊丝、热镀锌等绿色建材,丰富钢结构及其配套产品,方便客户采购和技术交流,提高了整体项目产品质量和交付能力。
1、继续提高钢结构生产能力:在公司钢结构年产500万吨产能的基础上,2022年公司继续与湖北团风县、涡阳县人民政府签订了合作协议。公司将加快已规划生产基地的建设和投产,提高产能、提升效率,为公司行稳致远打下基础。2、持续提升公司数字化管理上的水准:通过数字化管理不断的提高管理效率和降低管理成本,增强钢结构制造方面的成本及管理优势,不断丰富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的关联产品,提高协同效应。
3、持续提高公司智能化制造水平: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虽然短期效益不明显,但从长期看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能够极大地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4、持续发挥公司规模采购优势:公司与宝武及其子公司、佐敦涂料等一流原材料供应商签订了长期合作采购协议,确保公司产品质量以及采购成本的竞争优势,进一步提升公司的采购议价能力。
钢结构具有强度高、自重轻、抗震性能好、工业化程度高、施工周期短、环境污染少及可塑性强等综合优点,应用于如工业厂房、高层及超高层建筑、民用住宅、公路铁路桥梁和海洋石油平台等诸多领域。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建造房屋成批成套地制造,预制好房屋构件,运直接装配组成。装配式建筑通过使用的结构材料的不同可分为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因为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是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代表。装配式建筑遵循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续性原则,强调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应用。通过工业化生产的优势提升效率和建筑品质,通过弹性化的设计满足需求变化,注重使用空间的可变性和持续更新的可能性,延长建筑寿命,从而避免资源浪费,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装配式建筑的优势有助于建立符合工业化标准要求的医院、学校等公共建筑体系,建造长寿命、高品质的绿色低碳公共建筑,推动现代医院、学校等公共建筑可持续健康发展。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支持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多项政策。2021年10月,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明确:推广绿色低碳建材和绿色建造方式,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广钢结构住宅,推动建材循环利用,强化绿色设计和绿色施工管理。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大力推进城镇既有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节能改造,提升建筑节能低碳水平。逐步开展建筑能耗限额管理,推行建筑能效测评标识,开展建筑领域低碳发展绩效评估。全面推广绿色低碳建材,推动建筑材料循环利用。根据中国钢结构协会发布的《钢结构行业“十四五”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钢结构行业“十四五”期间发展目标:到2025年底,全国钢结构用量达到1.4亿吨左右,占全国粗钢产量比例15%以上,钢结构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15%以上。到2035年,我国钢结构建筑应用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钢结构用量达到每年2亿吨以上,占粗钢产量25%以上,钢结构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逐步达到40%左右,基本实现钢结构建造智能化。
2022年1月,住建部印发了《“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指出“十四五”期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以上,打造一批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形成一批建筑机器人标志性产品,培育一批智能建造和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中央、国务院印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重磅文件中再次对装配式建筑发展提出明确要求《纲要》明确指出“鼓励企业建立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产、施工、安装全生命周期质量控制体系,推行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驻厂监造”等,将装配式建筑作为提升建设工程品质、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的重要内容。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对各行业都做出了部署,提出要推进城乡建设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广钢结构住宅,推动建材循环利用,推进建筑太阳能光伏一体化建设,鼓励建设零碳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可见发展绿色建筑和推进建筑节能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建筑领域减碳已成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一环。面对新时代新征程的新发展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再度明确装配式建筑发展新要求,必将再次推进以装配式建筑为代表的新型建筑工业化朝着更大规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方向深远发展,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产业必将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
近年来,我国人口生育率降低,老龄化社会逐渐到来。劳动密集型企业严重依赖人口红利,人口红利的消失使得低成本劳动力成为稀缺资源,传统制造业正在面临人力成本日益提升的难题。因此,通过智能制造加快我国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方向发展,将成为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必然选择。2018年5月,习在中国工程院发表讲话,提出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以“鼎新”带动“革故”,以增量带动存量,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2021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70%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建成500个以上引领行业发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产品良品率、能源资源利用率等显著提升,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水平明显提升。《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1版)》中提到:“针对建材行业细分领域多、工艺差别明显等特点,围绕水泥、玻璃、陶瓷、玻璃纤维、混凝土、墙体材料、矿山等领域,制定工厂设计、工艺仿真、质量管控、仓储管理等智能工厂规范或规程标准;制定基于5G的设备巡检、基于人工智能的缺陷检测、基于工业云的供应链协同、设备远程运维等指南标准”。加快智能制造业的发展,是培育我国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必由之路,是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对于推动我国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我国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实现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近期,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以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实施方案及支持政策》,明确我省着力培育打造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新材料4个万亿级产业以及现代化工、智能家电、绿色食品、钢铁和有色、光伏、节能环保、纺织服装、轻工及制成品、生物医药、新型建材10个千亿级产业,按照分行业、分区域、选龙头、树典型、重引导、全覆盖的思路,以促进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为目标,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工业互联网平台和网络基础设施为支撑,加快全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现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协同发展,不断完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公司定位于国家积极鼓励的绿色低碳行业,是建筑业变革的中坚力量,公司将持续改进管理信息化、生产智能化,努力成为技术领先、质量最优、客户最满意的、最大的精品钢结构制造研发基地。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钢结构及配套专业制造商,已经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格局,同时在公司内部也形成了不同品种、规格型号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生产,在钢结构行业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具体表现在以下了各方面:
A、在钢结构制造领域:公司聚焦于重钢结构、轻钢结构、桥梁钢结构、空间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等中、高端应用领域,公司在行业内具有加工精度高、产品质量优和交货能力强等核心优势。对于质量要求高、工期要求短的规模大、难度高项目的订单承接,公司具有比较明显的竞争优势。
B、在钢结构绿色装配式建筑领域:目前国家在政策层面明确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公司牢牢抓住绿色装配式建筑的核心技术及产品为钢结构部品部件,公司在钢结构详图深化、云排版、制作工艺、智能制造等方面的竞争优势将持续得到巩固和增强。
公司紧紧围绕公司战略规划和经营发展目标,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10.7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5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12%。公司营业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新建生产基地产能逐步释放;净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营业收入的增长及管理效率的提升。报告期公司新签销售合同总共约150.57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17.81%,其中工程订单为0.54亿元,材料订单为150.03亿元;2023年上半年度钢结构产品产量为210.33万吨,较2022年同期增长32.63%。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于2011年1月18日在深交所上市,上市后公司在品牌知名度、管理水平上均有很大程度的提升,特别是近几年来公司逐步确立了以钢结构加工制造为核心、其他业务相辅助的经营战略,先后投资建设了十大钢结构生产基地。同时公司在管理上进行了重大改革,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强了产品的盈利能力,确立了公司在全国钢结构制造行业的龙头地位。行业知名度及品牌影响力快速提升,对上下游客户的议价能力也逐步提高,上下游客户对公司的依存度逐步增强,公司钢结构及其他产品已列入越来越多业主方及总包企业的指定产品名录。同时公司也是国内第一批国家装配式住宅示范基地,参编了中国第一部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标准,是国内第一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工程承建企业。
2022年已经位列安徽省民营制造业综合百强企业排名第6位;安徽省民营企业营收百强位列第13位;中国民营制造企业500强企业排名370位;是钢结构行业双百企业;入选国家第四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
公司快速交货能力逐步加强,2023年上半年承接的云南***项目4.6万吨,制作工期为60天;宁国***项目1.3万吨,制作工期为40天;肥西***项目约3.5万吨,制作工期为30天;淮安***(二期)1.37万吨,制作工期为20天;淮安***(三期)1.1万吨,制作工期为15天;年产8GW高效电池和组件生产项目1.16万吨,制作工期为25天;东台***项目1.6万吨,制作工期为45天;深圳***项目1.3万吨,制作工期为50天。以上项目的快速交货获得了客户的广泛好评。此类项目质量要求高、工期要求紧、充分体现了公司在快速交货方面的核心竞争优势。
1、BIM和焊接技术优势:在中高端钢结构产品的制造过程中,详图深化技术、焊接技术具有一定的技术壁垒,在订单接洽阶段,详图深化技术水平是客户考察、挑选合作钢结构企业的关键因素;在工程实施阶段,制造加工能力及焊接技术水平是决定钢结构件精度并间接决定钢结构工程实施进度、质量的关键因素。自2021年开始,公司通过打通3D建模软件与公司项目管理平台之间的信息通道,实现全部制造项目从订单跟踪报价、合同管理、详图深化、物资管理、生产进度管理及质量管理等全生产过程BIM管理,并通过轻量化处理软件及二维码溯源系统,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扫描构件上的二维码查看构件的生产、材料信息及详细的构件安装及定位信息,大大方便了用户的管理及安装工效,提高了公司产品的附加值。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高度重视技术研发重新,公司设立技术中心,长期跟踪国内外钢结构制造技术的研发动态,持续提升公司在详图深化、焊接等关键制造技术的研发、应用能力,先后主持、参与制定省级、企业质量标准多项,并与多所高校及研究院所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公司以技术中心为依托,产学研紧密结合,具备较强的制造技术优势,是我国钢结构行业中能生产制造不同规格型号、精度要求高、难度要求大、工期要求紧的钢结构件的大型专业生产企业。同时,公司也是经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认定的安徽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2、领先的智能制造技术:公司十分注重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近年来研发或引进了包括全自动钢板剪切配送生产线、智能激光切割设备、全自动BOX生产线、焊接及喷涂机器人等先进设备,公司创新研发了下料、坡口、热轧H型钢智能生产、方圆管加工、箱型柱制作、楼梯和预埋件智能焊接等生产工艺,较明显地降低生产成本及劳动强度、提高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2023年上半年公司加快了激光智能切割、小型连接件的专业化智能化生产、自动化喷涂、智能四卡盘激光切管机、智能型钢二次加工线、楼梯焊接机器人、便携焊接机器人等智能化改造,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3、完善的配套工厂优势:通过完善半成品制造能力,减少外协或外购半成品,建立成本竞争优势。如直缝埋弧焊管生产线、开平剪切线、焊丝生产线、大型圆变方钢管生产线、热镀锌生产线等都是绝大部分同行业企业都需外购或外协的半成品或辅材,拥有这些制造能力,公司可以减少从钢厂采购钢板到其他企业制成半成品,再到钢构厂制成成品的中间环节,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4、完善的产品协同优势:通过完善各类与钢结构及围护系统相关联产品,充分发挥公司各类产品之间的相互协同效应,实现“打造一站式钢结构及其配套产品采购平台”的经营战略,建立公司的产品竞争优势。在报告期内公司加大了钢筋桁架楼承板、C型钢、聚氨酯复合板等绿色建材等丰富产品线、快速交货优势:公司拥有安徽合肥、下塘、涡阳、金寨、宣城、颍上、蚌埠、河南汝阳、重庆南川及湖北团风等十大生产基地,各生产基地的布局合理、规模大,可以充分体现公司钢结构加工的快速反应能力及大工程项目的协作加工能力;实现集中采购及调配,可有效地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以及快速交货能力。6、部品部件产品的专业化优势:凭公司生产基地集中度高的特点,公司在原有产品基础上实现了更细分的部品部件的专业化:气楼、系杆、箱形柱、十字柱、H型钢二次加工厂等都进行了进一步地细分,将非标准化的工程材料最大限度地实现细分产品标准化,更有效地提高自动化生产能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鉴于公司每月比较稳定和较大的采购需求量,可以为钢厂、涂料等供应商的生产提供助力,所以与国内一流钢厂以及涂料供应商合作较为紧密。报告期内,公司已经与国内原材料供应商宝钢、安钢、马钢、鄂钢、舞阳钢铁等许多重要的钢铁厂成为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公司与佐敦、立邦等国内外一流品牌油漆供应商成为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公司与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强强联合,提升供需两端联动水平,打造高效协同竞争优势,确保公司产品质量以及采购成本的竞争优势。
加强采购价格预测能力,增强公司盈利能力。根据钢铁期货走势、多年积累的经验、钢厂排单计划等统计分析、钢材成本组成分析以及运营规律,适时进行大宗采购。
加强采购平台的建设,提升公司采购效率,不断优化推广电子采购竞价平台和微信公众号鸿路采购物流平台,扩大供应商范围和提高供应商关注度,降低采购成本。
鸿路项目信息管理平台反映合同、收付款、采购计划及到料状况、成品收发存、发货计划、生产计划及生产进度等信息,为项目履约提供保障。以项目为核心,将企业的人、财、物、信息、流程整合在统一的平台上,实现了经营管理模式统一。
充分发挥信息化、NC银企直连、互联网+和计算机软件的作用,对资金、结算、商务报价、详图深化、生产订单下达、生产入库、工价管控等流程进行管控,提高了运行效率,为业务和产能复制提供了保证。
公司所有基地的物资都由公司总部统一采购,规模化采购提高公司与钢厂的议价能力,实现统一调配可以加快物资的周转及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采购成本。
公司一直以来都是钢结构制造为主的企业,在钢结构制造方面有比较丰富的经验,特别是近几年来公司十大生产基地的运行及实践,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可复制易运行的钢结构生产管理体系,突破了管理半径的限制,具备了多基地大生产的管控能力。
公司一直把信息化建设及相关人才的培养放在公司管理的首位,是实施多基地大生产的必要条件。以公司自主研发的“项目管理平台”为核心,与OA系统、采购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系统、生产管理考评系统、NC系统、报工质检管理系统等互联互通,推出实时工时工价体系、项目预排产系统等,进一步提高公司对一线工人及项目进度的把控能力。
公司把各基地分成若干工厂,采购、销售、商务、技术、财务及人力资源等都实现总部统一管理,各工厂主要职责为生产履约,集中管控是公司快速高效生产管理的基础,同时可以最大程度发挥规模采购及规模生产优势。
制造工厂是公司钢结构制造最基本的单位,是公司的成本中心,对产量及生产成本负责,目标清晰、责任分明、分配合利,形成了“能者上、劣者下”的良好的就业氛围,铸就了多支能打硬仗的铁军。
公司的董事会和管理层普遍具备多年相关行业从业经验或多年管理经验,能够快速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并制定相应经营策略,提升公司的整体经营能力。公司产能快速增加需要大量的工厂管理人员及技术工人,生产效率的提高需要人与人之间及人与设备之间的长时间磨合,所以员工的稳定以及素质的提高尤其重要,为此公司已经逐步建立起一套比较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
公司的基层管理人员主要从公司内部选拔,外部人才作为补充。通过公司比较健全的绩效考核机制、未位淘汰制度及公平公开的人才选拔机制等,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公司基层管理人员的选拔机制。
吸引人才:利用公司的人均产量高带来的高收入、有吸引力的上升空间,吸引大批的技术工人加盟公司。
合作培养:通过与职业技术学校的合作定向培养焊接、自动化控制等技术工人,增加当地就业,达到公司、政府、学校、学生等多赢的局面。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厂房、大型场馆、机场、火车站、石化管廊、设备装置、高层建筑、桥梁等诸多领域,公司的业务发展与宏观经济景气程度、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及货币政策的宽松程度等直接相关,亦受工业化、城镇化等因素的长期影响。尽管工业化、城镇化等因素将对我国钢结构行业形成长期支撑,但在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也在不断调整,该类调整将可能影响钢结构行业发展,并可能造成公司主营业务一定程度的波动。公司未来将及时对国家宏观经济及市场情况的变化进行深入研究,加强对市场的调研和分析,适时调整经营策略。
公司钢结构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为钢材,钢材价格受国际、国内多种因素影响,价格走势存在一定波动。虽然公司产品以成本加成方式定价,但是未来国内钢材价格若发生持续大幅波动,将给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一定影响。(3)用工的风险
近年来,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升,各地出现了劳动力紧缺的情形,对生产、制造、施工类企业构成了一定程度的威胁。公司所从事的钢结构制造业也存在着由于用工紧张导致公司人力成本上升或由于用工短缺而无法正常生产经营的情况。公司为积极应对上述风险和挑战:①公司通过富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体系和富含文化底蕴的制度来吸引、团结、激励员工;②大力提升产品的智能化制造程度,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降低用工人数,提高生产效率;③在企业内部持续开展岗位工种专业技能培训,自行培养符合公司需求的焊接等各工种人才。
在我国,钢结构制造业以及钢结构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促使该行业不断有新的厂家涌入,既有新建厂商,也有从相关行业转产过来的生产企业。目前,国内大大小小的钢结构企业已达数千家,但绝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年产10万吨以上的企业比较少,行业集中度较低,根本原因是小型钢构制造企业进入的门槛不是很高。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如果公司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有效地控制成本、提高品牌影响力,公司将可能面临由于市场竞争带来的市场占有率及盈利能力下降的风险。随着公司新建项目投产,公司的钢结构制造能力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公司持续强化成本控制,优化业务流程,从公司内部挖掘盈利潜力。
公司在建及已经完成建设的共有十大生产基地,预计2023年底公司钢结构产品产能将达520万吨/年,为公司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整体经济形势的变化及货币环境的改变也会对公司带来一定的风险:①固定资产投资大,在融资不畅的情况下,可能会对公司近期的经营现金流产生影响;②地方政府如果合同契约精神不高,合作过程中也会有一定的风险;③新建生产基地业务不饱和,达不到预期的效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