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我国聚氨酯工业起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末60代初,以生产聚氨酯原料为起步。1958年,大连染料厂率先研制成功异氰酸酯(TDI),并于1968年建成年产500吨生产装置,为我国聚氨酯工业开创了发展条件。
由于经济基础薄弱,我国聚氨酯工业发展缓慢。至1978年全国聚氨酯制品生产能力才达到1.1万吨,产量仅0.5万吨。1982年全国聚氨酯原料生产能力不到2万吨,制品产量0.7万吨。聚氨酯机械当时主要处在手工和半手工状态,国内低压发泡机正处在研制过程中,还没形成商品用于工业生产。这一时期为我国聚氨酯工业的初创阶段。
据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秘书长吕国会介绍,改革开放后,我国开始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TDI的技术和装置,1983年轻工部在山东烟台建立的年产MDI和TDI1万吨规模的项目投产。
1984年到1994年,天津三石化、锦西化工、高桥石化、山东东大化工从国外引进聚醚多元醇生产装置和制品生产技术,通过国家“七五”“八五”等科技攻关项目的扶植,逐步开发了高压反应注射成型机(RIM)、高回弹冷熟化泡沫生产技术。
引进国外技术和装置的同时,我国自主研发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86年,黎明化工研究院的聚氨酯反应注射成型技术被国家列为“七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开发了汽车用自结皮方向盘、填充料仪表板、微孔弹性体挡泥板、冷固化高回弹泡沫、吸能抗冲型保险杠模拟件等5种制品,填补了国家空白。
上世纪90年代后我们国家的经济持续快速地发展。聚氨酯作为新型多功能高分子材料,在交通、家电、家具、治金等领域得到愈来愈普遍地应用。需求的迅速增长进一步刺激了聚氨酯行业的发展。软质泡沫箱式发泡小企业蒸蒸日上,冰箱生产基地的自动浇注硬泡绝热层生产线、夹心板材硬泡浇注生产线、连续法大块软泡生产线、模塑软泡生产线等总数达数百条,数千吨级到万吨级的聚氨酯涂料、胶黏剂等生产厂也有十多家。此时,全国从事聚氨酯制品和机器设备的生产、经营、科研单位有上千家。到2000年,聚氨酯制品年产量已达102万吨,1991~1998年期间产量的平均年增长率超过25%。但与此同时,我国聚氨酯原料的发展还相对滞后,甘肃银光、沧州化肥厂、太原化肥厂引进了小规模的TDI生产装置,多数TDI和MDI等聚氨酯原料还严重依赖进口,每年的进口量急剧上升。
进入21世纪,经过十几年的攻关研究和经验积累,聚氨酯作为新兴工业逐步进入发展快车道。以烟台万华为代表,我国的聚氨酯生产企业在生产规模、产品品种类型、技术水平等领域开始全面突破,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跻身国际舞台。到2018年,中国本土异氰酸酯企业共有5家,包括万华化学、甘肃银光、东南电化、沧州大化和烟台巨力,其中万华化学的MDI、TDI和聚醚多元醇产能均为国内第一。聚醚多元醇主要生产企业还有蓝星东大、佳化化学等。此外,红宝丽、一诺威、江苏湘园、华峰集团等聚氨酯企业也快速地发展。行业形成了跨国化企、大型国企和非公有制企业三足鼎立的局面。
目前,我国慢慢的变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聚氨酯原材料生产基地和聚氨酯制品最大的生产消费市场。据统计,2018年异氰酸酯链(TDI、MDI和HDI)总产量达到357万吨。其中TDI产量占总产量的20%以上,MDI产量占总量的70%以上,聚醚多元醇产量272万吨。全年聚氨酯制品产量达到1130万吨,聚氨酯泡沫塑料成为聚氨酯材料最重要的品种,产量占聚氨酯制品总量的50%以上,合成革浆料、鞋底原液、氨纶和涂料等产品也占有较大比重,其产品产量、消费量、外贸出口量均居全球第一。
山东优佰特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将投资4亿元,建设聚氨酯绿色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分三期实施,主要建设新型节能低耗建材产品和助剂产品、新能节能建筑产品、双碳业务的技术产品推广项目。
2022年,冰箱保温技术领域发生了两件大事。先是8月9日,海尔冰箱首创的“冰箱箱体动态压力下聚氨酯硬泡发泡技术”获得中国轻工业联合会颁发的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1月30日晚间,万华化学发布2023年2月份中国地区MDI价格公告,公告表示自2023年2月份开始,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地区聚合MDI挂牌价17800元/吨(比1月份价格上调1000元/吨